近日,老挝和印度尼西亚分别发生了溃坝事故和地震灾害。中国国家综合地球观测数据共享平台(以下简称共享平台)及时向两国提供了灾区遥感卫星数据紧急援助。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现为中科院空天信息研究院)作为共享平台主运维单位,全程主持了这两次数据援助工作。
老挝溃坝灾害救援工作
北京时间7月23日21时,位于老挝南部阿速坡省的桑片-桑南内水电站大坝副坝发生溃决,导致下泄的50亿立方米洪水冲毁下游6个村庄。截至8月7日,溃坝事故已造成34人遇难,97人失踪,6000余人无家可归。
应老挝科技部请求,在我国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领导下,共享平台于25日17时启动China GEOSS灾害应急数据响应机制,向老挝提供包括高分系列卫星、吉林一号系列卫星、高景一号系列卫星、欧空局哨兵系列卫星、美国Landsat8卫星等8颗国内外卫星以及无人机的灾前/后遥感数据和灾害分析产品,数据量达76.4GB。
(数据来源:吉林一号卫星)
(数据来源:吉林一号卫星)
印度尼西亚地震灾害救援工作
北京时间7月29日和8月5日,印度尼西亚西努沙登加拉省龙目岛先后发生6.5级和7.0级地震。截至8月8日,两次地震已造成145人遇难,1477人受伤,4万多座房屋和公共建筑物受损严重。
应联合国亚太经济与社会委员会(UNESCAP)请求,在我国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领导下,共享平台分别于7月30日和8月6日启动China GEOSS灾害应急响应机制,向其提供包括风云三号系列卫星、高分系列卫星、北京二号、吉林一号系列卫星、高景一号系列卫星、欧空局哨兵系列卫星、美国Landsat8卫星等12颗国内外卫星的灾前/后遥感数据和灾害分析产品,数据量达35.61GB。珞珈一号未来也将根据灾情需要安排卫星对地震灾区进行成像。
(数据来源:北京二号卫星)
目前,这些数据已经同步提供给联合国有关部门和国际社会,包含地球观测组织(GEO)、国际科学数据委员会(CODATA)、科学减灾国际合作计划(IRDR)等国际组织。
上述行动的成功实施,彰显了我国地球观测力量的高效、可靠和国际责任,也体现了国家综合地球观测数据共享平台在应急数据救援方面的机制和技术优势,是我国长期开展地球观测数据共享工作成效的很好证明。
(来源:中科院遥感地球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