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如何创造下个万亿产值的市场?
“如果能让卫星提供的服务惠及每个公民,甚至能推广到全世界去,万亿产值的市场就会被创造出来。” 高分辨率对地观测专项专家组副组长李德仁院士在第四届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学术年会(下文简称高分年会)现场演讲时提到。
2017年9月18日,由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管理办公室、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任务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宇航部、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空间工程部、中国测绘学会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委员会主办,由武汉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四研究院共同承办的第四届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学术年会在武汉顺利落下帷幕。上文所提及的让卫星服务惠及老百姓,让大家像玩手机一样“玩卫星”,正是本次高分年会所讨论的问题之一。
高分辨率对地观测专项(下文简称高分专项)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规划发展纲要(2006~2020年)》确立的16个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之一,于2010年批准启动实施。作为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之一,其申报材料中写明了它的核心目标:“让中国达到目前世界上遥感领域的最先进水平。”
自此,一年一度的高分年会应运而生。今年的高分年会吸引了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单位前来参会,与会者中还有7位院士和1200余名代表、学生。这是一场名副其实的“政产学研用”(政府、产业部门、高等学校、研究院所和用户)大聚会。
一、精致为用:军民融合服务于各专业领域
这个大聚会的首要任务就是向各行各业的参会者们汇报成果。高分专项成立之初,核心目标就是让中国达到目前世界上遥感领域的最先进水平。这其中包含数个具体计划,在2020年前发射完成7颗卫星就在这一计划中。
这些目标如今实现了多少?第四届高分年会给出了这样一份成绩单:目前中国可获取0.3米分辨率的光学、高光谱或雷达影像,测绘卫星可实现亚米级分辨率;同时国产卫星完成了60%的自给率目标,而且这一数字在去年就已经达到了80%。用硕果累累来形容高分专项取得的成果毫不为过。
而这些高分卫星获取的数据都将以军民融合的方式使用。支持灾害、城市规划、国土调查、地理国情普查,为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全球化发展规划提供基础遥感数据。未来也将面向全世界做数据出口。
那这些数据具体怎么用?利用“夜光”遥感数据对叙利亚战场局势进行分析、结合气象信息实现精准农业、利用高时间分辨率影像可迅速进行灾害地区地形研判……这些都是卫星影像的广泛应用。此外,结合大数据、云计算与人工智能技术,卫星影像也以“云平台”的方式惠及越来越多的人。如此广泛的应用潜力,正是被坚实的空间基础设施所激发。
正可谓“精致为用”。精在精确探测、精细处理、精准应用、精益求精。为用,用在国防,用在国民经济建设,用在普罗大众的生活中。
二、筹谋未来:组网卫星构建全民服务体系
回首过去,导航领域先出现GPS后才出现北斗;遥感领域先有美国0.5m影像,才有中国0.5m影像。中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技术一直处在“跟踪”世界先进技术的状态。如何把这一状态变为“引领发展”?
高分年会也对此作了讨论。高分专项的科学家们给出了这样的设想:下一步将空间中的遥感卫星、导航卫星和通讯卫星结合起来,组网为国防经济建设服务的同时,为老百姓服务。
另外一个设想就是完成航天技术从专业应用、工业化应用走向大众应用的转变。
除了空间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应用范围的逐渐拓展外,计算机、互联网及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都对对地观测的信息获取及处理创造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大众化、智能化和人性化必将成为高分辨率对地观测数据应用的趋势。
三、从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跃迁:概念创新是核心要素
在2030年时,中国GDP将达到世界第一。国家领导人提出了一个问题:到那时中国哪些高科技也能成为世界第一?
这正是高分专项诞生的原因,就是为了从“跟踪”到引领,从大国变强国。按照设想,这一专项将为国家创造万亿产值市场。
高分年会邀请到的7位院士、多位知名专家与逾千名与会者共同探讨了这一过程的实现。无论是拓展应用市场、拓展卫星民用,或是卫星组网技术,专家们对此的想法都异曲同工:只有概念创新才能引领发展。概念创新促进并带动新思想、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发展。
在专家们的汇报中提到了一个数字:中国在2017年的国际创新指数达到了22位,成为发展中国家中毋庸置疑的领头羊。但这还不够,概念创新的背后还应有大量创新性人才和创新性教育。
就此,本届高分年会表彰了大量创新性人才。高分软件大赛、高分智能无人飞行器大赛、优秀论文、青年创新基金等比赛和奖项的设立,正是为了激励一代又一代有想法、有技术,有活力的人。正是他们打造了高分事业强有力人才储备。
分享成果,探索未来。高分辨率对地观测专项在国家和科技部的支持下,经过多年发展,如今已取得了辉煌成就。无论是《“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还是“军民融合”重大战略,都对对地观测相关的基础研究、技术、改革、装备包括应用赋予了极为重要的意义。
而在未来,专项将继续完成国家使命,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强化应用效能,来满足国民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提出的各种需求,为实现“中国梦”做出一份应有的贡献。
(来源:泰伯网)